vivo X Fold 3 Pro 折叠智能手机拍摄体验报告
虽然受限于机身厚度的制约,留给摄像头的发挥空间并不大,但vivo还是给X Fold 3 Pro塞入了比较强大的硬件系统,1/1.3英寸的主摄感光器,应该是这个尺寸下的能给的最高配置了,3X实际体验算是小惊喜,题材适应性强,实际上手体验也很不赖,但…

虽然受限于机身厚度的制约,留给摄像头的发挥空间并不大,但vivo还是给X Fold 3 Pro塞入了比较强大的硬件系统,1/1.3英寸的主摄感光器,应该是这个尺寸下的能给的最高配置了,3X实际体验算是小惊喜,题材适应性强,实际上手体验也很不赖,但…
小米 14 Ultra 无疑是小米当前最高端的机型,现在的旗舰机无一例外的都将影像作为重要卖点,这款手机打出了“徕卡全明星四摄”的宣传口号,颇为诱人。
Find X7 Ultra 是 OPPO 最高端的机型,高端机型不可避免的要将影像作为重要的卖点,这款手机影像子系统的硬件确实顶级,上市初期,还辅以“封神”等大剂量词汇,让人对其表现非常期待。
X100 系列登场,带来两个型号,标准版和Pro版,最顶级的Pro+版并未出现,X100 Pro是X100系列现阶段最高端的型号,也是最能代表vivo影像技术实力的机型。
虽然iQOO数字系列的核心卖点是电竞,但对影像子系统这块一直也很重视,虽然重要性比不上vivo X系列,但数字系列的实际表现通常不错。新的iQOO 12 Pro已经上线,它的拍摄体验如何?
iPhone在几年前,还一直是手机拍照的标杆,是国产手机立志学习并追赶的榜样,但形势翻转太快,在拍照这块,iPhone也逐渐变得不那么香了,苹果也在不断加大感光器尺寸或改善算法,但我们也发现,苹果的算法无法满足硬件的彻底发挥,有些传统缺点并没有因为硬件的升级获得显著改善,iPhone 14 Pro Max 就是如此,那么iPhone 15 Pro Max会不会有改善呢
X Fold 2 是vivo的第二代的折叠机产品,上一代产品追求大而全,而这一代的产品设计重心放在保证性能前提下,追求轻薄,更薄的机身对于摄像头系统来说,会增加设计难度
小米 12S Ultra是国内主流品牌中首款采用一英寸大尺寸感光器的机型,底大一级压死人的天然魅力难以阻挡,在当时关注度颇高。因为首发的缘故,小米 12S Ultra也不可能充分挖掘大底的潜力,我们在体验过程中也常有“差口气”的感叹,新的小米 13 Ultra来了,它能进步多少呢?
P60P的主摄表现没带来惊喜,也没什么失望,它并不比老型号的主摄有显著进步,硬件配置的限制,让它在和一英寸大底机型竞争时,并不存在画质方面的优势,色彩表现也无亮点。超广则是出乎意料……
前几代Find X在影像表现上并不算出众,但这一代来势汹汹,硬件配置拉满,最大的感光器,自研的处理器,让期待值拉满,尽管有X90 Pro+珠玉在前,但X6P还是做到了光彩照人,它的影像系统没有明显的缺陷或短板,主摄、超广、3X都做到了当今最好之一,尤其3X…
一加11不是旗舰机型,成像质量和当前拍照最强机型相比,在基础画质上差距还是较大,但考虑到其市场定位和售价,一加11的成像质量可以算物有所值了。相比前一代产品,HDR算法改进较大,使得一加11能够在更多场景中稳定发挥,也改善了测光,整体表现比上一代有进步
X90 Pro+是vivo自X50 Pro+以来,影像系统的硬件做的最大一次升级。在实际使用中,硬件升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也让使用者能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拍摄的乐趣。软件系统也在升级,主摄解析力表现出色,也离不开软件的功劳,但…
M50P在摄像头子系统的硬件配置上,不如上一代产品,华为在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堆硬件,而是想把软硬件以及体验纳入到 XMAGE之下,而XMAGE在华为官方文案中被定义为“引领未来的移动影像品牌”。但竞争对手在堆硬件…
国产手机手机在摄像头系统上越来越卷,连中低端手机也开始将摄像头当作重要卖点在宣传,苹果也被卷入其中,连着几代加强摄像头硬件配置,最新的iPhone 14 Pro Max“Pro 级摄像头系统大幅度提升专业度”。
在美国重重打压之下,华为的手机业务艰难为继,与徕卡的项目终止,徕卡于是转投小米。12S系列是小米首次与徕卡[LEICA]合作,并打出了“这真徕卡”的宣传口号。12S系旗舰机型Ultra也以手机摄像头作为头号卖点,官方网站页面拿出很大的篇幅也重点介绍了小米 12S Ultra摄像头相关的要点
iQOO 10 Pro的产品定位上避免与X系旗舰发生冲突,在摄像头的硬件配置上要低一些,但软件算法,基本照搬X80 Pro,也使得Q10P有着非常出色的测光表现,以及良好稳定的白平衡系统,还有不挑食,适应性广的HDR算法库支持。iQOO 10 Pro的最终表现算得上优秀
折叠机这种新的机型形态经过几年的进步,技术上也越来越成熟,OPPO也正式的加入竞争,推出了Find N折叠手机,其宣传口号就是“从尝鲜,到常用”,它的设计目标不是炫技,而是“常用”。其在折叠状态下,含凸起的机身厚度约为18毫米,展开状态下含凸起厚度约为11毫米,在折叠机型中算比较厚的,这对摄像头设计有好处
X Fold是vivo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相比其他厂商,vivo涉足较晚,有后发优势,属于摸着竞品过河。折叠屏对于摄像头系统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机型形态,折叠屏进一步的压缩了机身内空间,为摄像头设计带来更大的障碍……
智能手机发展出折叠机这种形态后,摄像头设计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为了考虑到总重以及折叠后的厚度,展开后厚度空间相当受限,这个手机摄像头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三星作为折叠机的先锋企业,我们也很想看看三星在折叠机的摄像头设计上有没有特别的想法
X80 Pro主摄采用新型的S5KGNV感光器,但看上去很像是S5KGN1的增强版,主摄的表现在进步,但很多时候分不清是硬件还是算法带来的进步,在弱光场景中,进步更加容易被感受到,成像变得更扎实
一加 10 Pro相比上一代,摄像头系统的硬件实际上减配了,超广由大底党退回了普通设计,表现确实也就是普通级别。主摄维持使用IMX789感光器,相比上一代,一加对IMX789吃得更透了,潜能被更多释放,色彩表现进步了,弱光成像也进步了
小米12 Pro副摄表现平平,不过主摄表现还是值得称道,相比上一代,小米12 Pro的体验更为流畅,这不仅仅是主处理器升级的结果,软件优化才是重点。白平衡、色彩方面比之前的小米机型稳定,小米的工程师们在色彩认知方面有了进步,现在还不能断言小米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色彩审美,但……
虽然官方称“Pro 级摄像头系统空前大提升”,但13PM的画质并没有带来惊喜,进步的分寸由苹果精准控制,看不到太多诚意。优点依旧,严格的发色风格控制,不管是是和前代产品对比,还是主摄超广之间的对比,色彩的一致性都很高…
虽然硬件并没有大的升级,主摄和超广的感光器并没有换新,但和X60 Pro+相比,X70 Pro+的画质还是又有了一点进步,但更大的进步在色彩和影调,通过改进测光以及HDR,X70 Pro+具有更厚重的色彩表现以及更加丰富自然的影调,明暗对比间会有更多的过渡
对华为而言,大环境已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别说堆硬件,连正常供应也到各种限制,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 P50 Pro还是艰难的发布了,有些子系统例如摄像头配置不得已降低了规格,也是无奈之举,按照华为一贯风格,摄像头一定是会堆硬件的
iQOO从5系开始,开始增强影音方面的设计,移植源自vivo X系列的音频和影像技术和设计,由偏科生朝着全优生方向成长。iQOO 8 Pro的产品设计依然沿着这种策略,从SOOMAL已完成的测评项目来看,它的屏幕、音质表现都非常出众,摄像头表现会如何呢?
在测试小米11 Ultra期间,我们还借来一台小米11作为某些方面的对比,例如屏幕。后来干脆做个全套吧,所以拍摄体验报告也安排上了。11不是旗舰定位,所以没有疯狂堆料。主摄采用S5KHMX,这款感光器在小米的多款机型上使用,理论上应该吃得比以前更透。事实确实如此,11比以前采用这颗感光器的机型都好
11U使用了最大尺寸的感光器,改进了算法,修复了一些老bug,自认“影像新物种”,还是某榜第一,SOOMAL也认可11U是小米最近几代进步最大的一次,但SOOMAL还是认为11U没法跻身最顶级的阵营
国产品牌都已经将摄像头作为最重要卖点来宣传,一加也不例外,相比国内同行,它不打机海战术,一般一代就两三款,一加9这一代也是三款的组合来和同行竞争,其中一加 9 Pro是旗舰款。
X3P强化了超广,虽然X2P的超广放到今天看也不算落后。强化的超广带来了更好的画质,真正的主摄级表现,我们认为这是目前综合表现最佳的超广,没有之一。广角即主摄,虽然感光器比上一代还小了点,但整体画质并没有退步,凭借改进的测光、HDR算法,还是带来了更好的拍摄体验
iQOO7的摄像头配置从参数上看,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实际表现却比较出色。在新一代算法的配合下,IMX598又一次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这也是我们要写这款手机拍摄体验的原因。我们想让诸位看到,软件对于摄像头系统有多重要
X60 Pro+是vivo当前在售机型中配置最高的,除了性能三大件高配之外,摄像头的配置也达到了vivo当前最高点, X60 Pro+也因此被官方定位成“影像旗舰”。使用X60PP能感受到vivo的努力,vivo不再是摄像头领域的透明人了,已经成为顶级实力玩家
iPhone 12 这一代有了点变化,苹果将最好的摄像头放在了Pro Max这个型号上,上一代顶配的Pro,到了这一代突然就变成了二弟……
在手机摄像头领域,每一代iPhone都能成为标杆,其软硬件结合的优化方案成为行业典范。这些年竞争加速,竞争对手们纷纷堆硬件,自研算法,口碑在逆转,苹果也开始招架不住,到了iPhone 12这一代,终于憋了个大招,它就是iPhone 12 Pro MAX
双大底,配置依然很有诚意,但观感问题还是明显短板。不同摄像头不同色彩风格,主摄、超广的成像风格与前作又不一致……虽然M40P被人寄予厚望,但我们认为其表现还是低于预期,甚至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缺陷和退步,有些是技术问题,有些则是态度问题。
iQOO最初的定位是性能机,随着迭代更新,定位也在悄悄转变,iQOO 5这一代试图在满足更高级别的影音需求。音指的是音频子系统,iQOO 5 Pro是目前在售机型中,音质最好的机型之一。而影,指的是摄像头子系统。
这次,X50系列摄像头的表现出乎意料,X50 Pro和X50PP均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进步,X50 Pro一步迈入一线阵营,而X50PP则一步登顶,拿下了Soomal榜单第一,而且分数优势还较大。不管是画质、还是色彩,都表现出色。
X50P的得分排名Soomal榜单第二,这也是vivo机型第一次进入到前五位置,软硬件同时入手,不求指标诱人,用中等尺寸的感光器跻身第一阵营,非常难得。这款机型对一些不起眼之处进行了改善,例如……
对于S系列,我们还是多一些期待的,毕竟曾是行业领航灯,S系列就应该各种好,但S20的表现让我们有些失望,主要的失望点是其弱光下的表现。以其配置来说,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以三星以前那种领先程度来说,这样的配置登顶完全可能,可现在S20不领先了,不但不领先了,还落伍了
一加是国内少有不打机海战术的厂商,走精品化路线,主要跟随处理器的更新节奏更新换代产品线,每一代都是打性能牌,摄像头也是关键卖点,一加8 Pro也不例外。
Find 系列是OPPO的旗舰系列,更新慢,甚至出现了多年的停更。Find系列代表了OPPO的最高水准,以及最高价位,Find X2 Pro上市价格高达7000元,大概是非概念型国产量产机型中最贵的。其中,摄像头的配置确实高大上……
摄像头是小米10 Pro的主打卖点之一,恰逢小米十周年,这款产品也就成为了小米十周年梦幻之作,那就是各种“突破”,“突破性能极限”“突破网络极限”“突破音频极限”,而摄像头呢,自然是“突破影像极限”
双大底,加上色温感应器,仍然没解决观感欠佳的问题,色彩风格一变再变,白平衡依然不够稳定,无稳定风格已经成为华为风格。虽然主摄感光器尺寸已经达到1/1.28英寸,但成像解析力没有提升……
iQOO3 在手机摄像头这个子系统上,并没有突出卖点,加上最近新品较多,有点写不过来,所以,我们甚至想放弃发布该机型的拍摄体验报告,在分析了实拍样张之后,还是觉得有写一篇的价值
虽然硬件没有升级,但软件系统还是做了诸多改进,例如HDR力度控制策略的改善,增强的人像模式算得上较大进步,2X镜头并不是高配置,但在人像模式的支持下,获得了更高的实用价值
Reno 是OPPO的中端系列,对于OPPO来说,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也是影响力非常大的一支产品线。Reno从R系列改名而来,现已发展至第三代,Reno 3 Pro是Reno 3家族中最高端的一款
红米这个品牌走性价比路线,用料和技术上都并没有太多关注点,而这一次,K30发起狠来,除了上了高刷屏之外,摄像头子系统也得到了增强,使用了高规格的感光器。
vivo的X30 系列有点特殊,它使用了三星Exynos 980 处理器,印象里这是vivo首次在重要产品线中使用三星的处理器。平台的更换意味着很多东西在改变,例如和摄像头相关的图形处理器还有大量的基础代码
2017年11月,我们发布了《Soomal手机摄像头评分试行方案》,沿用至今,用于评估后置摄像头的综合品质,基于该方案,我们评估了一共51款手机摄像头并给出评分。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使用心态、应用场景的变化,我们将对评估方案的某些项目进行改进。
CC9 Pro是一款师为长技以制为的产品,以华为为师,与华为为敌,比华为用的感光器更大型,比华为的最高分辨率还要高,即便做成一款偏科手机,也一定要打造出最强拍照手机来,对于这种偏执的设计理念,我们其实很欣赏
一加7T是一次应对市场变化的常规升级,屏幕90Hz刷新率是其主要卖点,而摄像头也在其官方网站上占据了较大篇幅,表示是精心设计过的
这些年,华为手机的迅速的崛起,原因很复杂,有自身的进步,也有美帝认证的功劳,还有行业大佬意外扑街的加成,总之,华为成为了市场明星。Mate 30 Pro 作为华为的新旗舰,颇受瞩目
看型号名就知道,iQOO Pro 5G主打的是性能和5G,这也是目前在售最便宜的5G手机,摄像头子系统也算是个小卖点,官方也没隆重介绍。因为它使用了一颗不是很常见的感光器,所以…
最新的iPhone 11 Pro这一代,摄像头子系统的变化较大,除了硬件升级以外,软件方面也大有不同,iPhone 11 Pro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吗?
NEX是vivo的旗舰系列,用于取代老的Xplay系列。NEX 3是NEX系列的第二代产品,主打5G和酷炫的曲面屏,但摄像头方面的配置也很不错。大尺寸感光器加持,主要焦段覆盖,新的算法支持……
一加在摄像头方面一直比较低调,直到一加7 Pro发布,情况有了改变,某摄像头评估机构榜单排名前三成为其宣传卖点。
Reno 10X主摄的成像质量和Reno基本相当,成像风格一致。Reno 10X是优点和缺点非常明显的机型,从综合素质评估
相比R17,Reno画质进步还是很大,进步来自于HDR的提升,也来自于采用了更好的感光器,和同期采用IMX586的机型相比……
这些年华为在摄像头上发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加上营销助力,许多人都坚定的认为,当前拍照最强的机型一定是华为的新旗舰手机,所以P30 Pro一经发布,很多人认为最强拍照机型已经问世了
Nokia 9 PureView。请注意PureView,PureView是诺基亚时代使用的一个商标,它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包,其中包含了诸多先进的静态图像技术,还包含了音频视频技术。对于很多诺基亚的老粉丝来说,PureView就是信仰
X27采用后置三摄像头设计,主摄镜头光圈F1.8,等效焦距约26毫米,对应的感光器为索尼IMX586,这枚感光器备受厂商青睐,它可以实现4800万的输出像素,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颗“大底”,其尺寸规格为1/2英寸,是目前在售手机中的“第二大”
Soomal手快帅读者抢到了小米9手机后就想到送测,于是我们拿到这台样品,非常感谢。对于这款手机,我们还是有兴趣的,毕竟小米官方自诩“拍照世界第三
如果只看小图,会感觉到S10+的进步,观感更好的色彩,更自然的HDR影调,且表现稳定。但一旦放大图看,S10+的不足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评估G7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国产手机找个对标对象,结果很明显,国产手机中的华为、OPPO、vivo、小米都比G7表现好。G7问题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明显落后了。
历代谷歌亲儿子都是Android铁杆粉丝追捧的对象,它原汁原味原生态的Android,是其天生的光环,Pixel 3也不例外。Pixel 3的摄像头也深受好评,甚至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至高信仰。
NEX双屏版是个比较奇怪的设计,正反两块屏幕,正面取消了摄像头,这是vivo继升降摄像头之后又一次对全面屏的探索。
某机构对MIX3摄像头打出和三星Galaxy Note 9一样的总分,勾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决定重启小米手机的测评,如果MIX3真有Galaxy Note 9的实力,在Soomal 的摄像头评分榜上是有实力拿下TOP3的
一加6在Soomal摄像头评分中获得了98分,这在国产手机中,属于较好水平,“重磅算法升级”的一加6T会怎样呢?
iPhone XR是这一代iPhone的低端机型,配置上比不过iPhone Xs系,那么它的摄像头表现会不会缩水呢?
P20 Pro凭借大底[大尺寸感光器]优势,为华为带来了正面的口碑,所以,继续使用大底的Mate 20 Pro自然也会被寄予高期待。大底的潜力能不能进一步获得挖掘,Mate 20 Pro能否登顶,是很多读者的关注点
坚果R1是锤子科技最高端的机型,虽然它的光芒被TNT有所掩盖。这款手机由高帅多金读者提供,这也是Soomal公布摄像头评估标准后,第一次测试锤科的手机。
iPhone Xs Max整体有进步是毫无疑问的,但并不是在画质上,在成功率上,更好的测光,场景适用性更广的HDR算法,让日常拍摄变得更为轻松
R17比Find X画质有点进步,起码边缘部分改善很大,画质部分得分比Find X高,Find X虽然贵为旗舰,但受限于结构,而R17设计空间大不少。除此之外,HDR表现也和Find X不太一样……
X23虽然隶属X系列,却一改以往的保守做法,改用索尼感光器,加入了超广角镜头,并且搭载了自行研发的SuperHDR算法,这也是该算法首次运用到量产机型上。
相比S9系,N960N修复了色彩观感不好的大槽点,色彩表现又开始重新走向鲜艳饱满的路子,虽然和Note8相比,色彩和质感方面还差些意思,但HDR有着很大的进步……
在某些国外机构的排名表上,U12+是TOP3的排位,这也是HTC自诩“高分手机”的原因。但Soomal依据实际拍摄成像的评估结果却令人意外,它的综合表现甚至不如1年前的U11
复出后的Find被命名为Find X,正如大家所见,很惊艳,毫无疑问是本年度最热门机型之一。其双轨升降结构,将前后摄像头都隐藏于机身内,这种设计会不会对成像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呢?
NEX S是vivo智能手机产品线中目前最高端的型号,赢得了很高的市场关注度。NEX S在屏幕、音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旗舰机型应有的高水准,那么摄像头呢?
因为全面屏的快速普及,让一加也加快了产品更新节奏,年更差不多变成了半年更。相比前代,一加6更新了摄像头子系统。
使用Razer Phone拍照感觉回到2-3年前,一切都是那么“复古”,不管是对焦、测光还是HDR、弱光成像等等,即便放在2-3年前,也谈不上多优秀,更何况现在。这样的成像表现,明显落后于时代
三星 Galaxy S9+[SM-G965N]采用的是三星的屏幕、三星的处理器三星的感光器,真正的三星全家桶,它与中国区正式销售的版本有明显区别。三星全家桶支持下的SM-G965N,摄像头表现会如何。
华为P20 Pro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它的摄像头设计独特且有吸引力。其采用的感光器,是当前在售手机中,面积最大的,这对信奉“底大一级压死人”的人士来说,是绝对有说服力的卖点。
相比X20,X21的摄像头配置并无明显的提升,但vivo还是将摄像头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X21使用改进后的图像算法,官方的说法是有着不小的进步。
拍照是S9重要卖点,其全球发布会上,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讲解摄像头部分,可见三星对S9的摄像头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官方的说法是,S9的摄像头是“重新设计”的。三星旗舰机型的摄像头一直是业界标杆,S9能进步到什么程度?
全面屏和摄像头,已经成为很多品牌必须要做的卖点,一加也不例外。一加5T就是5的全面屏版本,摄像头也重新设计,它的宣传口号就是“全面屏双摄旗舰”。
摄像头一直是OPPO的关注重点,从N系列到R系列,摄像头一直作为卖点宣传。R11s Plus自然也不例外,宣传口号是“全面屏拍照手机”,这是相当有分量的卖点了。
vivo X20 Plus与X20是一对姊妹机型,都是全面屏,都是以“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为卖点,但X20 Plus的摄像头配置更好,在成像质量上,也应该高于X20。
虽然iPhone 8系的摄像头表现出色,但iPhone X更受人关注,因为这才是代表苹果最巅峰的手机产品。它也是“最佳拍照手机”的热门机型,业界关注的焦点。
综合来看,Mate10虽然达不到“最强”水准,但在我们体验过的国产机型中,确实属于“最能打”的一个,也是差距“最强”最小的机型,进步有目共睹,但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
三星在摄像头领域的水准有目共睹,其旗舰机型的成像表现是毫无争议的标杆,受到众多厂商以及消费者的关注。三星从Galaxy S4起,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成像风格,虽然S5小有倒退,但之后的S6、S7都相当惊艳,S8系也没让人失望。最新的Note8自然是备受期待。
iPhone 8 Plus 可能大幅更新了算法,也带了新优点和新缺点,体验上有得有失。在画面解析力,HDR方面进步显著,相比前代,不是挤牙膏,而是质的提升。解析力跨入前列水平,而HDR可以用“最强”形容也不过分。
Soomal 刚刚发布《Soomal手机摄像头评分试行方案 》,为了增加对比参考性,我们对9款过往机型进行评分追加,这种形式是否可行,是否能增加可读性呢?
自2012年以来的5年的时间里,Soomal累计发布了8000+张手机摄像头样张以及99份拍摄体验报告,这期间,我们看到了手机成像的巨大进步,我们早就不认为手机摄像头只是玩具,而已经是可以常用以及好用的摄影器材。而Soomal也积累了大量基于实际场景的评估分析经验,我们认为,可以尝试给手机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和体验进行量化评分了
在X9S系之后,vivo发布了X20,采用了时髦的高屏占比设计,从数字上看上去是个巨大的跳跃,其实为了强调“全面屏”不一样单而开了一个序列。在摄像头的设计定位上有了变化,X9/X9s系是“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而X20是“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X20在成像控制上,更多向逆光人像优化。
X9S系列只是一个X9系列的小改款,外观基本没变,升级了处理器。主打卖点“照亮你的美”的前置双摄像头还在,普通版的后置摄像头采用三星感光器,与前代没啥区别,所以我们也就不体验了,而Plus款还是有点花样的,它使用了一颗独立的图像信号处理器,它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越来越多的手机加入双摄像头行列,一加也按捺不住,最新的一加5手机营销口号就是“高清双摄, 就是清晰”。实际表现又会如何?一加在手机摄像头这块表现一直处于中上水平,一加5会不会有些小惊喜呢?
国产手机中,努比亚算是最早将拍照作为主力卖点推广的品牌,虽然吹的牛也挺大,但也总能有一些奇思妙想变成现实。所以我们也保持着对努比亚的关注,尤其是拍摄方面的。努比亚的过往机型总是优缺点都很明显,影响了整体表现的评估。Z17表现又会怎么样呢?
R系列的成功让OPPO成为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前五的品牌,R系列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R系列被定位成“水桶机”之外,OPPO总是能抓住痛点营销,例如“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让宣传更深入人心。R11此轮的宣传口号是“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
最近两年,华为在摄像头发力,功能上主打拍照,虽然画质表现始终难以触及一线,但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荣耀是华为的子品牌,它的功能设计上有着更多实验意味,例如率先在荣耀6上使用双摄像头设计。而在摄像头硬件配置上,荣耀比起华为中高端型号普遍要低一些,例如光圈相对小。荣耀9能带来怎样的拍摄体验呢。
XZP的拍摄体验令人失望,虽然我们并没有给予高预期,但其实际表现仍旧比我们想象的差,这还是在最优秀感光器支撑下得到的评价。它完全不是同时期S8+、HTC U11的对手,它背后的图像处理技术还停留在2年甚至更早前的水准上,进步全靠感光器支撑
“DXOMark Mobile最高得分”是HTC U11最耀眼的卖点,这意味着摄像头有着傲视群雄的超级实力,对这样的手机,我们兴趣盎然。在入手之前,我们就脑补了U11如何秒杀Galaxy S8、Pixel XL、Lumia 950XL等一票拍照强机。
三星的手机摄像头相关技术能力已经广受认同,那些自诩业内顶级的品牌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和S7系列做对比,只有击败S7,才有成为“最好”的可能。因为前代的杰出,S8系自然备受期待,S8系能够将手机摄像头发挥到什么地步是很多爱好者及行业人士所关注的。
Pixel XL 虽然不在中国大陆销售,可关于它的“传说”却不少,它拿下了DXOMark Mobile 摄像头量化测试的第一名,它被爱好者誉为“拍照之王”,当然,说的是手机范畴内的“王”。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它的表现。
华为Mate 9 Pro的摄像头配置与Mate 9并没有差别,都是“华为、徕卡联合设计”的“第二代徕卡双镜头”,一颗1200万像素的彩色感光器,一颗2000万像素的黑白感光器。光圈均为F2.2,等效焦距为27毫米。那么成像结果会不会一样?我们实拍发现还是有所不同。
Xplay6的摄像头配置不乏诚意,F1.7大光圈,26毫米广角,还集成了光学防抖,完全冲着当前拍照最强之一的Galaxy S7 Edge的标准在打造硬件。vivo在这款机型上,首次尝试后置双摄像头
拍照已经成手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是中高端手机必须要跟的重要卖点。锤子科技最新款手机M1L也不例外,官方的宣传是“满足你对画面创作的全部欲望”。锤子一直很重视摄像头的表现,但实际表现总是并不是太好,新的M1L又会怎样?
华为Mate9最重要卖点之一就是拍照,打开官方页面,“华为、徕卡联合设计”的字样就映入眼帘。它采用“第二代徕卡双镜头”,“与专业相机更近一步”。以华为今时今日的市场地位,Mate9注定会被众多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关注
vivo 将口号从Smart&HIF改成Camera&Music,可见摄像头将成为未来vivo机型的最重要卖点。主打摄像头的企业手机品牌太多,要想出众,并不是那么容易。X9是更改口号后上市的首款机型,它在拍照方面确实有那么点新意。
拍照是R9s的主打卖点之一,这也是OPPO一直比较走心的功能,曾经吃过不少螃蟹,也出过一些奇思妙想的产品,例如N3。所以,对主打拍照的OPPO机型,我们总能多一点期待。
拍照是智能手机的重点应用,各家都在发力,苹果也不例外。iPhone是历年标杆性的产品,代表了苹果最高摄像头水准的iPhone 7 Plus自然是万众瞩目。
摩托罗拉命运一波三折,几经易主后,终于落户联想门下,让老摩粉又一次燃起预期。摩托罗拉历史地位自不用多说,联想也有着一个巨大的移动梦,它们碰撞的结果就是一个另类的模块化设计出现了――MOTO Z系列发布
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iPhone在摄像头方面的优势不再,所以,iPhone 7升级了硬件,以简单粗暴有效的方式来提升画质,将极大的改善弱光下的表现。
天机7是中兴的旗舰机型,它追求尽可能均衡的体验,除了音质,摄像头也是重点。中兴有个子品牌努比亚,主打手机拍照,相信有不少有用的经验对提升天机7的拍摄体验有帮助。
魅族在手机摄影方面一直很努力,它比大部分竞争厂商更舍得在摄像头配置上下功夫,敢于使用新型的感光器,魅族跟进很快。MX6,再次勇于尝鲜,首次使用了索尼的IMX386感光器,口号很明确,“大底出大片”。
Xshot是vivo以拍摄为主要卖点的系列,但这个系列销售并不理想,所以基本上也不大可能有后继机型。但Xshot为vivo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技术积累,按照vivo官方的说法,Xshot的一些设计经验将融入到其他机型,X7 Plus就是“其他机型”之一
在手机拍照领域占领高点,是LG这几年一直坚持的设计目标,LG G5的双摄像头和模块化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由于G5售价较高,所以推出了G5SE,在摄像头和模块功能方面,没有区别,可以等同看待
手机拍摄越来越火,摄像头部分也成了手机厂商必争卖点。一加一直以来就比较看重手机摄像头表现,也是历代一加手机的重要卖点,最新发布的一加3手机亦不例外,在其官方网站,摄像头的相关篇幅占比不小。
这两年,手机摄像头相关的技术没有止步不前。在完成微软Lumia 950XL和三星Galaxy S7 Edge的拍摄体验之后,我们觉得手机摄像头的画质已经不只是挑战1/1.63英寸规格的相机了,我们想到了索尼黑卡RX100。
华为一直期待在手机摄像头方面有所突破,但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们开始剑走偏锋,尝试双摄像头的设计。一年前双摄像头的荣耀6 Plus发布,华为方面显得特别兴奋,在遇到如此大挫折的前提下,华为又发布了华为P9
iPhone SE基本上就是iPhone 5外观的iPhone 6s,可以大量使用两代产品的元器件,也因此降低了成本,所以售价与iPhone 6s保持一定差距,被称之为性价比最好的iPhone。此篇文章的关注点在于,iPhone SE的摄像头会不会有不同。
三星在图像技术上的进步有目共睹,其旗舰手机的成像表现经常让人有额外的惊喜,比起那些自吹自擂媲美单反的手机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实力加低调,让三星收获的是更多的认同。S7 Edge上市,我们立即购买了一台,我们很想知道它的实力,对于摄像头部分,我们有着极高的期待。
锤子似乎在抱怨T1遭遇的不公,将T2的广告语换成了“以傲慢与偏执,回敬傲慢与偏见”。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也有一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偏执这个本具贬义的词汇,在这里,是十足的褒义,偏执,也是很多科技公司认可的价值观。偏执之下,T2的摄像头表现会怎样呢?
在vivo的产品规划中,Xplay系列并不是主打拍照的系列,最好的摄像头配置不会出现在Xplay上,但也不会太差,达到主流接近一流水平仍旧是设计目标。Xplay 5分为标准版和旗舰版,摄像头部分基本相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拍摄体验差别不会太大。
Nexus系列手机比较特别,它的设计目的并非去攻占市场,而是给Android阵营提供参考设计,由Google亲自主导开发,因此有“亲儿子”之称,也是嫡系原味爱好者青睐的对象。但也有尴尬之处,Nexus系列的音质和摄像头从来就没有出众过。6P的发布,让人对其摄像头多了一点期待
Lumia 950XL 是微软接手诺基亚手机业务后,发布的首款旗舰机型。画风突变,以前经典的Lumia 设计元素[例如彩色一体化圆润外壳、曲面玻璃]均被抛弃,做工也显得粗糙,不禁让人联想,Lumia的优势项目,包括摄像头部分,是否也会被微软抛弃?
vivo的X系列并不是主打拍摄,但摄像头仍然是比较重要的卖点,不过X6 Plus侧重点偏向于“快”,强调启动快对焦快等等。现在的消费者对手机摄像头要求越来越高,想卖个好价钱,拍照不强可不行。
一加一直一款旗舰打天下,但这种策略开始有所松动,新的一加X是一款相对低端的机型,其配置也不算低,比上一代旗舰机型还略好,一加造了一个新词汇“轻旗舰”来描述一加X的市场定位。拍照是一加X的重要卖点之一。官网上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但具体参数则有意回避了
摄像头一直是魅族每一代新机必须重点描述的卖点,但老机型一直表现却并不出众,直到MX4换上“大底”,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但很快,凭借神奇的负优化,定位更高的MX4 Pro摄像头表现倒退,令人不解。Pro 5会怎样,是MX4那样蜕变还是MX4 Pro一样继续摔个跟头?
金立手机无处不在,但大家似乎又不是很熟,这与其较为低端的定位有关。为了提升形象,金立推出了偏高端的E系列手机,E系列有个主打卖点就是拍照,上一代E7在当时表现算不错,那么最新的E8呢?
从iPhone 4s起,iPhone的摄像头一直保持着800万像素设计不变,增加感光器尺寸,提升帧率,改进对焦速度,但像素始终钉死在800万档,而同期的Android手机已经出现2000+万像素的摄像头。虽然很多用户坚持800万够用的信念,但iPhone 6s这一代将像素提升至1200万,还是迎来了欢呼声。
乐MAX是乐视最高端的手机,自诩“极限,生来独孤求败”,当然也包括摄像头部分。“完美苛求成就卓越拍照手机”,“夜景成像品质绝佳”,乐视对乐MAX成像自我评定是相当自信的。
OPPO官方为R7 Plus 总结了三大卖点,工艺和快速充电,另外一点就是拍照。OPPO一直对拍照就比较上心,自诩为“与生俱来的拍照基因”,确实,OPPO也干过很多吃螃蟹的事情,例如Find 7是最早使用IMX214的机型,还有摄像头可以旋转的N系列等等。 所以,我们对R7 Plus的拍照还是颇有兴趣的
现在的中高端手机,都将拍照作为重要卖点,新发布的一加2手机,亦不例外。在其官方网站上,强调质感手感和性能之外,摄像头算是第三大卖点。可以认为,一加官方对一加2的摄像头表现还是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希望能有个令人欣慰的市场反应。
三星历代旗舰手机的摄像头表现一直很出色,被业内人士视为标杆之一,其中Galaxy S4在当时几乎是鹤立鸡群的优秀。因为有过光荣的战斗史,新一代的S6 Edge的摄像头表现同样让人期待。
iPod touch [6]由于机身纤薄,也因为苹果有意拉开差距等原因,它的画质表现并不太理想,是2年前的水平。但还是带来了整体不错的拍摄体验,自动化做得非常到位。这是我们第一次给“一台播放器”写拍摄体验报告,为什么要写,因为我们觉得iPod touch [6]很好的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挖潜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说,iPod touch [6]做得不错。
在手机领域,乐视算是初出茅庐,但对摄像头也很重视,即便是最低端的乐1手机,也打上“好镜头 让人人都爱上手机摄影”的广告语,自吹自擂也不让前辈,官方声称提供了“微单级拍照体验”。
N3是N系的第二款产品,发布于2014年10月。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无缘N3上市之初就体验它,前些时候,OPPO给我们递来N3,无测评需求,希望我们能感受感受。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们觉得还是可以写写的,独特的设计确实带来了一些不一样体验
X5 Pro主打外观,双曲面玻璃外壳,更好的手感等等。音质还是传统卖点,而摄像头部分,在官方文案中也占不小篇幅,毕竟现在的中高端手机,不提摄像头都不好意思了,太多的应用需求,让消费者对摄像头的需求越来越高。
联想前段时间发布了一款叫做VIBE Shot的手机。它隶属VIBE系列,而Shot的命名,表明它的主要卖点就是拍照。而联想官方的文案中给它的定位就是“让每一个瞬间都能美好永存”,VIBE Shot 还有个土的要死的中文名,叫――大拍
小米Note标准版的摄像头表现相比小米4有进有退,我们认为其表现整体持平,那么Note顶配版相比标准版又会怎样呢?在小米官方文案当中,声称要打造“画质最好的相机”,其“解析力和纯净度已超越 iPhone 6 Plus,成为新一代相机之王”。好吹牛是小米来自国产手机宣传中的一大顽疾,我们关心的是,Note顶配版能不能在标准版基础上有所进步。
华硕Zenfone2采用了intel Atom Z3560处理器,这种配置并不主流,却希望能杀入主流市场。华硕总结了五大卖点,分别为禅意美、智慧脑、锐利眼、快充绝及体贴心,其中“锐利眼”指的就是摄像头部分,篇幅不小,看得出是华硕得意的部分
努比亚一直以“手机中的单反”自居,但说起拍照强机,却很少人想到努比亚的机型。似乎努比亚的人也发现获得认可需要真实力,直到Z9系列问世,总经理倪飞发出豪言:“Z9这一代手机的拍照,我很有信心和任何手机设备对比,不需要用专业模式,随手拍就能秒杀一堆!”,因为这句豪言,我们买了一台Z9 mini
小米一直比较看重摄像头部分的体验,虽然以前也常吹牛,但也确实在引导用户却更多的爱上手机拍照,硬件的配置上也一直紧跟主流。此次小米Note在外观和音质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但摄像头部分依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卖点在宣传,在其官方的文案中,占有大比重的篇幅。
华为在摄像头设计上一直缺乏特点,虽然每次在PDF上都引领了潮流,但实际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谈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太差,总之,表现平平且不太稳定,荣耀6的表现就不太理想,现状需要改变。荣耀6 Plus的摄像头上又下了一些功夫,成为重要卖点,双摄像头就显得特别。
魅族发布面向低端的魅蓝品牌,第一款产品就是魅蓝Note。这个价位很难再去堆硬件拼配置了,在设计上必然有着更令人纠结的取舍。而摄像头,是舍?还是取?拍照已经是智能手机非常重要的应用项目,摄像头已经是占比较高的消费权重,魅蓝Note会表现如何?
Nexus系列是谷歌和各手机厂合作的一个系列,手机厂提供硬件而谷歌提供原生的Android系统,“血统”最纯,因此Nexus也就成为了亲儿子系列,一儿二儿无穷尽,现在最新的已是六儿子。Nexus 6的硬件由摩托罗拉提供,外形风格源自Moto X系列,回顾一下以前的体验,不管是Nexus还是摩托罗拉手机,摄像头部分一直算不上强项,Nexus 6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自从索尼使用自有品牌回归手机市场那一刻起,我们就对索尼保持了高度关注,在我们看来,手机领域应该是索尼大放异彩的地方。尤其在摄像头领域,索尼完全有横扫对手的技术实力,但每一次体验的结果都是低于预期,Z3又会如何呢?
vivo 的X系列主打音质和超薄,并不是主打拍照功能的系列,最新的X5 Max机身厚度小于5毫米,是目前最薄的手机之一,超薄设计会不会对摄像头成像构成影响呢?这是本文的重点。
魅族MX4的摄像头,我们在体验报告一文中给予好评,文章以“你不更期待传说中的MX4 Pro吗?”结尾,是的,我们很期待MX4 Pro。既然是Pro,就一定应该更好,也不允许不好。当得知MX4 Pro的摄像头硬件配置基本与MX4基本一致时,我们没有因此放低预期
从iPhone 4起,就成为了手机摄像头领域的一根标杆。iPhone的画质虽然不是同时期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易用的,拿着iPhone拍风光、拍人、拍到此一游已经习以为常。iPhone已经是各类社交网络中,最重要的照片拍摄器材之一,甚至有媒体认为iPhone是1888年以来最重要的100款相机之一,
X5表现符合预期,在IMX214机型中不算拔尖,也不算差,如果能达到Xshot的水准,那就是惊喜了,说明诚意没有足够释放。相比上一代的X3,则进步很大,这个进步与行业进步有关,也与vivo自身技术积累有关,X5的自动化做得较好,我们的样张很多都是拿起手机按一下快门就完工了
G3具有非常好的硬件底子,主流先进的感光器、体验良好的光学防抖系统、手机中最爽的对焦系统,综合来看不算差劲的算法支持,本应该大展身手的摄像头,却受限于各种功能的缺失当中,极简主义在此例中成为了绊脚石。
魅族一直看重摄像头,每次发布新品,摄像头一定是大篇幅的介绍,但不管是MX2还是MX3,都难以成为当时的拔尖机型。不过这种情况在MX4发布后,似乎有了改变,官方称这是“MX系列以来最优秀的相机”。MX4采用了高于主流的配置,让煤油[魅族粉丝的昵称]们觉得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
努比亚这个品牌自诞生起,就和手机摄影绑在一起,以“手机中的单反机”为口号行走江湖,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吹流弊,但也算是给人一些特殊的印象。最新发布的Z7系列,依然主打拍照,只不过这次重点放到了“拍银河”
荣耀6售价1999元,这个价位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非常惊人,能跑量也能营造口碑,结合一些饥饿营销,还能制造出抢购潮,相比竞品,荣耀6可以更多的说说自家的新处理器,但摄像头还是很重要,荣耀6的宣传文案中,也有大篇幅拍照相关的内容。
K920是联想的新旗舰机型,它的设计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与定位,而并非跑量,从技术上说,它代表了联想的最好的技术整合能力。摄像头部分是K920的主要卖点之一,甚至使用了“黑科技美学”这样的词汇。
想打造尽可能完美的手机,摄像头必须要好,这个观点已经是业界共识,也成为了各厂商拼杀的卖点,锤子也不例外。在T1的发布会上,罗永浩用了很长的时间介绍摄像头部分,在锤子官网的功能介绍页面,摄像头的相关展示占了1/4的篇幅,这些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T1采用的是“目前全球最好的摄像头之一”。
在国产手机中,小米算是比较重视摄像头应用的公司,在小米官方论坛里有不少教用户拍照的教程,在摄像头的设计上,也尽量采用最新的技术,虽然以前吹过牛,但小米3摄像头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刚刚发布的小米4,摄像头依然作为比较重要的卖点,它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们在HTC One M8的拍摄体验一文中,对M8的摄像头评价不高,我们不看好M8这种反潮流的设计,反而我们更期待M8的廉价版本E8,E8相比M8除了外壳材质不同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摄像头配置变了,变得主流一些,更值得期待。
一加是一个新品牌,走高配低价路线,摄像头紧跟主流,采用了最新的硬件,凭借和OPPO的关系,大家对其拍照品质的期待值蛮高的,价格便宜,如果能做到OPPO Find系列的水准,就值了。摄像头的硬件配置几乎与Find7一样。采用了索尼第二代堆栈式感光器IMX214,这颗感光器相比上一代,进步很大。
索尼在宣布One Sony战略之后,发布了Xperia Z1智能手机,摄像头部分以惊人的配置获得了极高的期待,但实际表现却非常令人失望,不对,是非常非常非常令人失望,索尼内部的矛盾在这台手机上显出负面,糟糕的算法让这台手机空有一身高配却无从发挥。我们只有寄希望于Z2能表现得像样一点
摄像头方面,三星一直很舍得下本,Galaxy S4 堪称上一代的典范作品。索尼的1300万堆栈式感光器大受欢迎,采用的机型不少于20款,但真正把这颗感光器性能发挥得最好的,就是Galaxy S4,凭借相对优秀的画质,显出了三星的技术实力,S4也代表了上一代常规设计的摄像头中顶尖水准。所以,S5的摄像头很受人期待。
vivo 在国产品牌中算是稳打稳扎的,在X和Xplay系列获得成功之后,又推出了Xshot智能手机,顾名思义,这款手机主打卖点就是拍照。vivo在走音质路上顺风顺水,因为打音质牌的竞争对手几乎没有,而要高举摄影大旗,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就多了去了。vivo自身也存在着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想成功,没那么容易。
最近两年摄像头技术突飞猛进,行业整体进步非常大,这个观点我们不止一次的反复说,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手机消灭卡片相机的牛逼时代。手机摄像头技术又分为多个观点和技术流派,其中最不愿意走寻常路的,大概就是HTC。在大家都在努力提升总像素数量的时候,HTC打出了UltraPixel的大旗,其也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在国产手机中,OPPO是最早关注摄像头品质的品牌之一,Find 5是最早采用索尼堆栈式感光器IMX135的机型,这颗感光器我们曾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索尼极大的推进了手机摄像头品质的快速提升,惠及全行业,而OPPO正是最早吃螃蟹的那位。索尼发布第二代堆栈式感光器IMX214,而OPPO又再一次敢于尝新,Find7采用的就是IMX214,会不会再一次掀起进步狂潮?很值得给个高预期。
或许是在为Xshot积累经验,Xplay 3S并没有继续使用Xplay曾用的方案,而是使用新的感光器和镜头设计,vivo还在试图能控制配套算法,结果就是,Xplay 3S的摄像头方案的软件部分还不成熟,不同的版本会导致画质不一样
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后,最耀眼的手机就是MOTO X了,MOTO X没有跟风,配置上与众不同。其中摄像头的配置也非主流,会不会与众不同呢?我们拍摄了一组样张,但结果确令人失望,本想放弃撰写本篇文章,但又觉得还是有些价值,有些技术还是比较精彩的,而不足之处也可以引以为戒……
整体来说,S960的表现不出众,因为拍照好的机型越来越多,但也不算差,毕竟硬件基础在那儿堆砌着。算法明显存在问题,对焦的、白平衡的、抑噪的,都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很多,别顾着吹牛,和乐蛙的工程师考虑一下如何优化摄像头吧。
华为荣耀3X采用联发科MT6592八核心Cortex-A7处理器,主打卖点是“真八核”,光核多,市场并不会买账,要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手机,好的摄像头是必不可少的。3X的在摄像头上花了些本,官方的有关3X的细节介绍,摄像头占据了近1/4的篇幅。
Lumia 1520的成像质量虽然远不如1020,但较920,进步很大,相比当前拍照强机,保持了整体优势,尤其在弱光拍摄方面,优势明显。软件方面也在进步,除了增加了一些类似于“再对焦”好玩的APP作为,常用的拍摄APP也在变得更好用。其拍照方面的体验符合预期。
金立这个品牌给人的印象一直很低端,他们似乎也在不断的寻求建立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形象,此次发布E7,寻求突破的意图很明显。除了基础配置很高以外,E7的摄像头配置也相当吸引人,拍照也是其主打卖点,官方称其为“最拍照”,金立总裁称其“领先一年”。
其实我们没打算写Nexus 5的拍摄体验,因为前几代产品表现实在是不好,甚至有些设计得让人无法理解,例如Nexus 4的摄像头放在了背壳玻璃后面,要写就会是满篇这样的槽点,实在没意思。Nexus 5是网友送测的,当天天气不错,拍了几张,上电脑一看,竟然表现不错。不过不好意思借人太久,有些体验可能不全面
One Sony 战略下,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手机了,手机是一个迷你却又庞大的工程,如果手机能充分展现索尼的各项长处,天下怎会是三星的。在对One Sony的无限期待下,Xperia Z1 L39h登场了,防水、大屏、独占的感光器、G镜头、Walkman等众多华丽标签贴得满满。
QX100是很前卫的产品,我们也曾经给予非常高的期待,如果真做好了,它甚至有能力改变竞争格局,它的画质表现甚至优于某些微单,例如尼康1系统全家,理论上玩法也更加丰富。但现实好残酷,索尼没有处理好无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问题,让体验变得极其糟糕,配套的PlayMemories Mobile界面设计也很差劲
Soomal一直关注手机摄像头的进步,当我们手里汇集了代表不同阵营一流水平的Lumia 1020、Galaxy S4、iPhone 5S等手机后,我们并没有去召唤啥,而是计划出一个拍摄体验对比,于是我们还加入了Lumia 920、iPhone 5、Xplay打打酱油,似乎还缺一个很重要的参照对象,是的,还差Nokia 808,这是个怪物……
从易用性角度评论iPhone 5S,还是做得那么出色,虽然竞争对手一直希望能达到iPhone这种易用水平,但始终还是差那么一点,iPhone的设计让大部分用户习惯了拍照就是构图然后按快门这种模式。对焦性能的改善,让这种易用性体验变得更好,因为更不需要等待了。高速视频是个有意思的功能,目前播放器还不能提供很好的回放支持,这可能影响到分享,不过相信这个问题很快会获得解决。尽管体验良好,但iPhone 5S的表现…
Lumia 1020是一款很特别的手机产品,主打拍照,诺基亚甚至给它设计了一款专用的拍摄手柄,它的人气不输热门相机机型,其被寄予各种厚望,例如能不能成为当前智能手机的最高水平?它到底是手机中的相机还是相机中的手机?Lumia1020 具有PureView的所有技术,包括大尺寸感光器、感光器冗余设计,光学防抖镜头、弱光拍摄优化。
前不久,索尼正式发布QX10和QX100数码相机,这正是之前传说中的,配合智能手机或者平板使用的无线镜头。不管看不看好,这个东西很抢眼球,也是最近热度非常高的设备。对此,我们也是高度关注,特别发文分析。做好了,这是革命性的的东西,做不好则是叫好不叫座。
小米一直比较重视手机拍摄功能,也是极少数有意识的培养用户用手机拍照的品牌。当然,也吹过很多牛闹过不少笑话,拍月亮拍细胞拍悬浮的年轻人等,而实际表现却非常一般,这也让很多用户以及媒体对此很反感,形成了较大的负面效应。小米3机身厚度8.1毫米,能提供足够大的物理空间容纳下当前主流摄像头的尺寸。其采用了索尼最新的1300万像素的堆栈式感光器。
在魅族的官方文档当中,用一句“相机,已今非昔比”来描述MX3的摄像头的进步。在拼像素拼到1300万的年代,魅族依然选用800万像素的摄像头,魅族的解释是“衡量相机品质的不仅是像素,更是软硬件与光学技术的完美优化”,这个说法存在合理性,因此也具有说服力,但真正的说服力来自实际体验。
vivo X3 采用超薄设计,机身厚度仅为5.75毫米,是至截稿日止最薄的智能手机。而超薄,对摄像头的选择上,并不是什么利好,它会大大的增加设计难度。X3的实际表现会如何呢?X3的摄像头稍微凸出机体约一毫米,这种设计会有些影响美观,但就这一毫米的空间,对于摄像头来说,设计灵活度就大了许多。X3的主摄像头像素800万,光圈为F2.2,除此之外,官方没有透露更多有关信息
nubia[努比亚]是中兴寄予厚望的新品牌,官方表示Z5 mini的目标是成为“手机中的单反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我们并不指望它真的能与专业相机一较高下,但它是否能够成为当前智能手机中的佼佼者?“专业功能”与同类产品有什么区别,有多少实用价值,是否能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
华为Ascend P6的宣传中强调其具有突出的微距拍摄效果,在送测样机信息中也注明是“微距测试样机”,除了微距拍摄效果,我们更关注它能否突破超薄设计对镜头素质的限制?P6采用的800万像素堆栈式感光元件,画质是否能够超越上一代背照式感光元件?与S4等旗舰级产品的1300万像素堆栈式感光元件是否存在差距?
在我们发布的两期实拍样张中,三星GALAXY S4[I9500]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画质[就智能手机而论],比我们测评过的采用相同感光元件的机型更好。那么它的画质究竟好在哪里?在实际拍摄中的操控体验如何?是否全方位领先于当前的智能手机?我们将结合实拍样张和拍摄体验来分析。
在近期的测试中,我们发现vivo Xplay和GALAXY S4的画质都超过了L36h。它们都采用索尼最新的1300万像素堆栈式CMOS,为什么同样是索尼制造的感光元件,L36h的画质反而比不过别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决定再次对L36h的摄像头进行测试,并加入vivo Xplay和GALAXY S4对比。
华为A199采用了一颗800万有效像素的主摄像头,与当前主流智能手机相同。我们在测评过程中发现A199的摄像头其实很有特点,微距方面的表现尤其出乎意料,为此专门发布了华为A199的微距拍摄样张。从我的拍摄体验来看,A199是一款在拍照方面颇具特点的智能手机,有明显的长处,也存在一些不足。
尽管诺基亚Lumia720的摄像头配置有所削减,但卡尔・蔡司镜头、更大的光圈以及诺基亚智能手机近些年来在拍照方面的良好口碑,使Lumia720的拍照能力尤其是弱光和夜景拍摄效果备受期待。Lumia720的拍照效果是否能延续Lumia920在夜景和弱光拍摄方面的优秀表现?简化配置后的Lumia720与Lumia820有多大差距?
HTC One仅配备4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当前手机摄像头高像素的发展潮流相悖。UltraPixel真的可以带来高画质么?400万像素能满足需求么?而且对用户来说,拍摄感受是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体验,除了画质,HTC One在对焦、防抖和拍摄软件方面真的能达到顶级水平么?
步步高发布vivo Xplay手机,主打高品质影音卖点,除了高分辨率显示屏以及高水准的音质之外,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摄像头,其配备了一枚1300万的主摄像头以及一颗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这样的配置,在当前智能手机中也是排前的。但不满也因摄像头而起,不少用户认为主摄像头品质难以令人满意,无法达到预期
iPhone 5作为目前苹果在售的最高端一款手机,虽然与更加注重拍照性能的近期发布的手机相比,在感光元件、软件应用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得益于iOS系统的相机功能一直以来的积累,和iOS系统本身的优势,在没有手动功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拍摄效果。
尽管即将发布Lumia920的完整体验报告了,但我们还是打算单独出一份拍摄体验简评,用更多的笔墨来描述920在拍摄时的体验。关于920的拍摄性能,争议很大,有人称其顶级水准,也有人认为还不如中低端机型,我们觉得这事争吵没意义,样张能说明问题,当然,去车库、办公楼下随便拍几张就大肆评论一番的显得太不负责……
诺基亚808是一款以拍摄为重要卖点的手机,或者说是带着手机功能的相机,我们自然不会错过,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太长的体验时间,因此也没法给出太详细的使用体验。虽然使用时间并不长,但808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印象深刻,因此还是决定写一份简评来与大家分享。